他戏称自己倘若生在魏晋六朝,便该是吴郡豪门陆氏宗族中的一个读书人;少生于长江之滨,近三十年游历大江南北考古发掘;研究玉器文化,从“美石为玉”到“君子如玉”!
他戏称自己倘若生在魏晋六朝,便该是吴郡豪门陆氏宗族中的一个读书人;少生于长江之滨,近三十年游历大江南北考古发掘;研究玉器文化,从“美石为玉”到“君子如玉”!
如今他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惠山泥人、留青竹刻到推广新菜系都有他的身影。他叫陆建芳,居于南京,主编了中国第一部《中国玉器通史》,现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南京小暑之后,午间必有一场雨,一扫三伏天中酷暑不散的溽热。与陆建芳约在总统府旁的一处咖啡屋里,等到雨歇天晴,他穿着深色衬衫,背一只黑色书包从门外进来。
为人风趣、幽默是照面后他带来的第一印象:“今天可不要给我拍照哦,我今天穿得太不好看啦。”陆建芳表情夸张地拽了拽衣袖,自己先笑了起来。
做学问都是难的,考古更是大不易。王国维治学三境界,“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到最后“蓦然回首”,每一步都走得艰辛。陆建芳讲自己考古经历的时候,强调了做学问要让人让己“心服口服”。
天下道理都是相通的,而这次的见面他希望将自己在学术上的创见分享出来:距今5300年的良渚文化,同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良渚文化
在距今5300—4200年的太湖流域,曾出现过大放异彩的古代文明,那就是良渚文化。良渚遗址在1936年被发现,出土有制作精美的黑陶,当时被称作“龙山文化”。
而反山墓地则出土了琮、璧、钺在内的7000余件玉器,震惊世界。其制作水平之高超、想像力之神奇让人叹为观止。
1990年,陆建芳和他的同事,也就是此后担任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张敏,在仔细研究商代青铜器后发现,良渚文化与上古时代的蚩尤部族或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商人祭祀用的器物上镌刻的图案,同1986年出土的良渚玉器图案竟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是一种后来被世人被称作龙之九子之一的“饕餮”的形象,《山海经》中记载它长着大头,且贪吃成性。而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神圣的玉器上,后来非常普遍地在青铜器上出现。
比对过良渚文明的发展史、迁徙史,太湖流域出土的古代玉器图案,及中华文明上下千年间的进程,陆建芳发现: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或许来源于蚩尤部族的图腾。
这在当时无疑是个令人惊讶的观点。蚩尤,怎么会被铭刻在青铜器物上呢,太匪夷所思了。陆建芳侧躺在软椅上,双手拍抚着自己的肚子,大有魏晋名士之风,笑得铿铿锵锵:“是呀,为什么呢?很神奇吧。”
他是一个不卖关子的人,很快就神情专注地对我们徐徐道来。这也正是像他见面所说的那样,希望将大家感兴趣,但是又生冷难懂的知识,以另一种容易接受的方式普及下去。
黄帝战蚩尤
“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这是东晋时王嘉在《拾遗记》中的一段记载,有些没头没尾。
陆建芳熟练地背诵起来。当年他在书山文海里穷源溯流,将这段模糊的记载解读后发现,其中竟暗含了蚩尤部族的迁徙路线。
蚩尤是中国上古时代里的部族首领,是常与刑天、应龙、九天玄女等神话色彩颇浓的人物一起出现的。传说中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神勇威武,与黄帝炎帝联盟大战于涿鹿县。炎帝战败,黄帝祈求天神相助后,擒杀蚩尤后葬于枫林。
一直以来,蚩尤都以好战凶恶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
陆建芳解释,蚩尤其实是古代的一个英雄部族,他就是我们熟知的良渚文化。
上世纪80年代,上海闵行区马桥镇还保留着三段沙堤。这些沙堤根据海洋地质学家赵希涛的研究,是4200年前海水涨潮时形成,堤顶和今日海平面的高潮位,有3米多高差。
陆建芳与他的考古同行们据此推测,距今4200年的时候这里曾发生过“海侵”现象(海平面上升),大量咸海水涌入已经进入水稻时代的良渚人田地中,进而导致庄稼绝收,粮食匮乏。
在太湖地区的很多古代遗址发掘中,这点被广泛证实。
正是这一原因,迫使蚩尤率领着自己的部族从太湖流域往山东迁徙,途径射阳河、小徐庄、花厅,投奔太昊、少昊部族结成了联盟。这一过程中,蚩尤联盟击败了前来进犯的炎帝部族,并将其赶往河北涿州,史称“逐鹿中原”。
此后,黄帝部族由西往东顺流而下,进犯联盟。
《史记》中记载,双方大战五次,均以黄帝失败而告终。此后,黄帝西撤,又联合商部族卷土重来,最终战胜蚩尤和两昊联盟,并统一中原,建立王朝。
陆建芳一口气将这段史前故事讲完,沉默了许多:“蚩尤其实一个失败的英雄,他应当是同黄帝、炎帝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陆建芳的表情里有许多悲悯。
玉蚩尤首 商 故宫博物院
他沉重地说:“后来我们发现,蚩尤部族中祭祀祖先的玉琮只要一过黄河北岸就面目全非,为什么呢?因为良渚人战败后就成了俘虏,战败者是没有资格去祭祀自己的祖先的,也没有资格去使用自己部族的图腾。”
当黄帝部族举族欢腾之时,战败的蚩尤部族有一部分逃亡到西南的深山老林中,成为三苗的一部分;有一部分则通过江山、玉山进入鄱阳湖流域,此后又越过大庾岭,进入到珠江流域。
玉琮 石峡文化时期 广东海丰县博物馆藏
广东海丰田乾采集
目前,广东有四个县发现了良渚文化的玉器。越南的考古发现,良渚文化的玉器工艺传入了中南半岛。因此,陆建芳怀疑有一支良渚人可能漂流到更远的南方。
1998年,美国《科学杂志》登载了新西兰毛利人的DNA研究表明,毛利人的祖先来源于至少50个中国的老祖母的DNA结构,更像是西南地区的三苗后裔。
石峁古城
近几年,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深处,靠近毛乌素沙漠的石峁古城成为世界考古的热点。
石峁的发现是一个传奇,上世纪70年代末古城内就不断发现古玉,这些古玉又大又亮,多呈几何形,表面没有任何图案和花纹。因此,当地人不知是何时的东西,也不知是何用处。
他们将这些古玉送往废品收购站,认为南方人可以将其作为玉料使用。三十年来,废品收购站一共卖出去5000多件这样的玉料,还有2000件左右很薄的玉器被丢在角落无人问津。
前几年神木县原公安局局长偶然发现后,将其买回家中,并带了几件到陕西省考古机构询问,这才引起考古界的重视。
2012年,考古界正式发掘石峁古城。而在新近举行的全国性研讨会上大家得到3个结论。
首先,这个城池足有400万平方米,毫无疑问是西北地区4000年前最重要的权力中心,这个权力中心的主人很可能就是传说时代的黄帝。
其次,石峁城里发现的殉葬坑。用于祭祀的玉器遗迹,以及马面和瓮城,还有中心地区的高台和通往城门的由麻黄石铺就的道路证明,这里存在一个等级分明、权力森严的社会。
最后,石峁古城发现的来自各地的出土文物,表明它和各地具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是战争、联盟、供奉、掠夺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玉人头 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一展厅
出土于石峁遗址
为一侧面人头形像,它目光平视、鼻梁隆起,刀法简练,刻划的非常生动,是石峁玉器中的精品之作,也是新石器时代唯一一件以人作为雕刻对象的玉器。属国家一级文物 。
黄帝与他的后人们,将战胜蚩尤的事迹绣在战旗上,并在后来延续至商朝的时候,又铭刻于铜鼎之上,作为战功炫耀,对外族进行震慑。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良渚玉器的纹饰与青铜器的图案惊人相似的原因了。
“蚩尤这个部族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是,他们创造了宗族社会,在宗族的基础上建立了部族,从而衍生出宗法制度。随着他们的迁移和战败,他们把这套制度传播到各地,最终影响了《周礼》。”
宗法制一直贯穿中国古代,而宗族和宗法制度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本质,也是中华文化与众不同的原因,由此可见良渚文化是多么了不起。
“但历史学界到今天都没有领悟这一点。”陆建芳说到这里,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而赞叹起来。
君子与玉
陆建芳曾笑谈:“你把一个学术上的东西钻研透了,就像隔了窗户纸,一捅开你就畅达了。”在考古鉴定近三十年间,陆建芳坦言阅尽人间世态百味。
这些经历也使得他成为行内极有权威的鉴玉专家,在民间也颇有美誉。尽管如此,他并不愿意多讲关于鉴定的故事,他说每个故事都涉及到真实的藏家。少部分藏家确实眼光好,也藏有一些精品,但绝大部分的藏家都多少藏有一些赝品。
更多的,他还是愿意讲他的考古故事。
1988年他们去沂蒙山区考古的时候,因当地水源匮乏,竟然两个月没有洗澡:“一开始难受啊,可是有了那么十来天以后就习惯了。身上都干了嘛,就不觉得脏了。”
后来一位老师受不了,就联系了卡车把一行人拉去县城的浴室里,二十几个年轻人呼啦啦冲进澡池子。清水一下子变成了黄水,吓得其他客人撒腿往外跑。
时隔二十余年,陆建芳对当年的事情历历在目。由于考古中经常发现古玉,陆建芳将自己的研究转到古玉上,这也打开了他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高峰。
费孝通先生2000年给考古界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喜欢玉石,不但喜欢,而且喜欢了8000年,至今方兴未艾?
陆建芳被此问吸引,无论是在考古工地,还是在图书馆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这个问题。
2007年底,他觉得自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于是立志要编一本《中国玉器通史》。2014年,经过7年的努力,这本书终于面世,被誉为当今玉器研究最系统、最科学、最权威的一部著作。
陆建芳将玉文化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称之为美玉阶段,内蒙古兴隆洼出土的玉玦,直接将中国玉文化历史拉长到八千年。从8000年到5500年以前,那时候都是杂玉、水晶和玛瑙,甚至是好看的石头。因此《说文解字》说:美石为玉。”
陆建芳惊叹于古人的聪明,八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线切割、管钻两种技术来琢玉。管钻技术可以得到正圆形的玉器,而同时代的日本人怎么做呢?
陆建芳打开一张图片:“为了做圆,日本人把玉料切角,一点点切出来,因此日本人的玉都不是很规范的圆。”直到6000年左右,中国的技术传入,日本人才能制作正圆形器物。
第二个阶段陆建芳称之为礼玉,这段时期玉器开始呈现出大型化的趋势,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皆是如此。出土的钺、琮、璜、壁,甚至玉龙都很大,都能够超过三十公分。在距今5500年到商代的末期,它们作为祭祀中使用的礼器出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士大夫阶层形成在西周,亮相于春秋时代,因而有了诸子百家,同时青铜器和玉器并列成为礼器。
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的道德规范,君子要像玉一样表里如一。玉在历史上被赋予人格,从此士大夫对玉的追捧上升到一个高度,这就是第三个阶段。陆建芳把这个阶段的玉器称之为德玉:比德以玉。
汉武帝刘彻登基前后,危机重重。出于对君上的尊护,术人方士创造了一些新型玉器作为辟邪趋吉。这类玉器的出现使古玉又增添了新的功能。
例如司南佩、四灵、压胜、刚卯、严卯等物,蕴有辟邪纳吉的寓意在里面,这就是吉玉。
陆建芳在这个过程中特意强调:“那个年代有钱也不能使用玉器,要达到等级才可以。徐州楚王陵,有西汉的盗墓贼进去把所有的金器银器都拿走了,但是他不要玉器。为什么?玉器没办法在市面上流通,老百姓不被允许使用,用了就是犯罪。”
玉严卯
出土于2016年宝丰讲武城遗址东汉文化层
白玉质,玉质通透,上 角有残损,一 面有裂纹,土沁明显。方柱体,高2.2、边长1厘米;中心有一穿孔贯通,孔径0.3厘米。四壁均阴刻两行8字铭文,共计32字
第五个阶段叫民玉。显而易见,普通百姓有钱就可以消费了,但在规格上会有限制。民玉阶段就是玉器走向民间的过程。
陆建芳说到尽兴时露出得意的神情:“你们猜猜看我们现在是哪个阶段?”明代以后,“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一件玉器出来一定是要有寓意的,十之八九是纳福的意思。这就是第六个阶段,福玉。
中国八千年的玉器史,被陆建芳图文并茂地分作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的中心思想又被他融入《中国玉器通史》。
士大夫文化
在六个阶段中,陆建芳最重视德玉时代。德玉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中华文明所以和世界其他文明不同,就是因为士大夫这个阶层的存在。
在古代中国,士大夫有4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人才的作用,上到宰相下至县令,几乎都是由士大夫阶层担任。隋唐之前他们是幕僚,隋唐之后他们是文官阶层,无论前者后者,他们都是中国最重要的人才。因而,士大夫是中国的人才阶层。
其次,士大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和继承者。举凡历史上的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戏曲文艺都离不开士大夫。
再有,士大夫阶层也是上层统治者与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皇帝高高在上,必须通过士大夫的奏折来了解情况,做出决断。
另一方面在农村,乡绅承担着上传下达、调解矛盾、传承文化的责任。这些人有宗族族长、私塾先生、乡村名医、回乡员外,他们毋庸置疑就是乡村的士大夫。
最后,士大夫阶层也是引领世界观和社会风尚的阶层。六朝时期流行魏晋风度,这是文人在非常时代对社会、对时代的一种变态的反应。由于文人的引领,它成了全社会的时髦。
既然文人士大夫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此重要,说他们是中国的主流阶层,应该不成问题。而士大夫阶层对自己又是如何要求的呢?
从先秦文献看,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君子二字。作为士大夫形象代言人的孔子说:“君子比德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和德画了等号,玉成为德的化身。正是这个原因,在中国历史上黄金的地位从未超过玉器。
中国文人士大夫本能喜欢玉,创造出许多与玉有关的美好词汇,凡是对人事物赞美、欣赏、表扬到极点的时候,就会用玉来形容。诸如白璧无瑕、冰清玉洁等词,这成为中国文化中与众不同的标志。
在文人士大夫的引领下,喜欢玉、崇敬玉成了全社会的风尚,无论男女不分老少都喜欢玉。拥有一块洁白无瑕的和田玉,成为人人羡慕的美事。
陆建芳认为玩玉藏玉应当是君子所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凡是汉人王朝琢制玉器时,很少会在玉器表面留下皮色,进行巧雕,因为君子无瑕。但现在,洁白的玉石反而卖不过带皮的原石,有些人以带皮为荣,这真是颠倒黑白,不懂文化。陆建芳对此嗤之以鼻。
《中国玉器通史》出版后,陆建芳从未刻意宣传。
他觉得钱钟书说得对,母鸡生了蛋,好不好吃,是别人的事情。自己去做的是,将第一版的缺点和毛病逐本地找出来,进行改正,补充新资料,创造新观点,逐步完善自己的著作,这才是君子所为。
古人常言君子坦荡荡。开心的人、充实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君子。显然陆建芳愿意身体力行做一个低调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