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玉雕:筑巢引凤再启航

小编:小天   来源:云玉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1-19 23:32:14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启动实施“天下石、罗源工”雕刻大师回归工程,以“打造玉石大师发展平台、擦亮‘天下石、罗源工’品牌、建立玉石文化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出台《罗源县玉石雕刻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在场所入驻、人才安家住房等六个方面对回归罗源的玉石雕刻人才进行补助

image

玉石集市上,商家和客户正在交易。

image

大师作品展览吸引众多市民目光。

巧夺天工的玉雕作品、红火热闹的玉石集市、令人大开眼界的玉石文化品鉴交流会……17日,罗源县第二届玉石文化艺术节如期举办,同日开街的滨海玉石文化城街区人潮如织,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玉石雕刻作品让市民游客爱不释手。火爆的人气,为罗源县玉石雕刻产业的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雕刻大师回归工程,是罗源县复兴玉石雕刻产业的“先手棋”。去年以来,面对玉石雕刻人才济济却普遍在外创业、本土产业氛围凋敝的不利局面,罗源县充分听取大师们的意见,大力建设滨海玉石文化城,为大师回归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已吸引4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4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回归、入驻,为雕刻产业的再度启航初步奠定基础。

人才济济,却普遍在外发展

罗源石雕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位于县城凤蝶广场的万寿塔就是当时的代表作。至南宋时期,罗源工匠的雕刻技艺日渐炉火纯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源圣水寺内的十八罗汉石像,就是石匠陈曾缘于公元1248年雕刻的,是国内现存最完整、工艺最精湛的石刻造像代表作品之一。

上世纪70年代,罗源县飞竹镇安后村发现了福建省储量最大的叶蜡石矿脉。依托这个资源优势,1972年,罗源县创办了雕刻厂,生产香炉系列石雕工艺品,成为全省独一无二的外贸定点生产出口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以“九狮鼎炉”“四季香炉”为代表的诸多作品,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罗源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的重要承载地,全县现有石雕从业人员近万人,能工巧匠众多,素有‘天下石、罗源工’之美誉。”罗源县副县长黄国安介绍。据统计,罗源玉石雕刻行业先后涌现出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6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还有11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等众多人才。

由于罗源玉石雕刻人才能够利用各地玉石材料特点进行艺术创作,加上外地交易市场较为活跃,从本世纪初开始,无论是工艺美术大师还是普通雕工,纷纷离开家乡外出发展。“我从事玉石雕刻已30年,很早就外出闯荡了,像我这样从业经历的,基本上都在外地。”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安介绍说。

人才外流,让罗源本地的玉石雕刻行业失去活力、日渐凋零。曾经兴旺的国营罗源雕刻厂,门可罗雀。“天下石、罗源工”的美誉,已经很难在本地找到印证的生动场景了。

增强吸引力,打造玉石文化城

既有人才优势,又有叶蜡石资源,却要面对玉石雕刻产业萎缩的现实,罗源不甘心!复兴玉石雕刻,成为县委县政府以及玉石雕刻从业人员的共同心愿。“虽然我们在外面作出了一点成绩,但都心系家乡,希望能为振兴罗源玉石雕刻产业出一份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潘惊石说。

玉石雕刻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人。为此,县里派人南下北上,一一拜访罗源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并与业界人士沟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缺乏产业集聚平台、没有形成链条、人才培养跟不上……2022年初,根据几个月来征集的意见建议,罗源县瞄准短板,启动实施“天下石、罗源工”雕刻大师回归工程,以“打造玉石大师发展平台、擦亮‘天下石、罗源工’品牌、建立玉石文化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出台《罗源县玉石雕刻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在场所入驻、人才安家住房等六个方面对回归罗源的玉石雕刻人才进行补助。

最大的吸引力,是在罗源湾滨海新城规划建设玉石文化城。这里有202家店面,以“补助+优惠”的价格售予玉石雕刻从业人员,并提供5万元装修补助等,以此吸引更多玉石雕刻从业人才回到罗源县、向玉石文化城集聚。

记者从罗源县玉石雕刻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开放159间商铺,超过100名玉石雕刻艺人入驻,既有18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高端工作室,也有玉石古玩商家。“我原来在上海开古玩店,看到这里环境好、政策给力,毫不犹豫就购买、入驻。”一家商铺的店主王仁国表示,他十分看好罗源玉石雕刻产业的发展后劲。

大师回归,推动“罗源工”复兴

17日,滨海玉石文化城热闹开街,让许多回归的罗源籍工艺美术大师十分欣慰,发出“回家真好”的感叹。他们已经行动起来,支持玉石雕刻产业复兴。

精彩图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行业新闻
玉器收藏
新品前沿
时尚女人
玉石杂谈
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