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传统文玩市场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特殊的商品性质,让玩家与商家的交易更像是一场博弈。靠眼力看货,靠本事挣钱,既然有心捡漏,就能接受打眼。
不过到了现代,这种比眼头的“文斗”却在逐渐减少。倒是多了一些不讲武德的泼皮无赖,搞出了一场场“狸猫换太子”的大戏。
一、名为新疆和田籽,实为广义和田玉!
这是现在和田玉市场最普遍,却也最严重的问题。和田玉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产地的料子,在性状与玉质上都有极大区别。
这些区别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价差,加上鉴定的局限性,很难不被人浑水摸鱼。
二、名为且末糖白料,实为俄料山白糖!
同样是糖白,且末糖的玉质往往比俄料高出许多。尤其在油性表现上,俄糖仍然没能逃出俄料干涩的宿命。
不过现在俄糖的价格也在上涨,不知这究竟是对玩家的安慰还是惩罚?
三、名为俄碧七号坑,实为巴碧与加碧!
目前碧玉价格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仍有一些藏友能在网购与直播里,买到几百块钱的碧玉手链。
这些碧玉同样是和田玉,只是产地大多来自巴基斯坦与加拿大。这事原本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打着七号坑的名头就有点坑人了。
四、名为且末米达料,实则于田戚家坑!
米达料同样是因直播“翻火”的一个玉种。这种以无结构为卖点的山料,一时之间竟被推崇为“95于田料”的接班人。
但事实可能根本就不是米达料,甚至连且末料都不是,其真实来源就是于田的戚家坑。倒不是于田白玉不好,只是货不对板多少有些过分。
五、名为塔县黑青玉,实则除名广西黑!
塔县黑青玉质的优秀,足以让它以山料之身力压黑青籽。可如果要说黑度,那肯定是广西黑更“黑”一些。
这种黑到手电都没光圈的料子,本质上更像是一种石头。无论细度如何出色,也改变不了石性的事实,被新国标除名也算是众望所归。
六、名为俄料山白玉,实则贵州罗甸白!
俄料可能想不到,被当作仿籽原料的自己,也会变成造假的目标。比俄料还白的罗甸玉,仿起俄料来那真是得心应手。
这种仿冒的杀伤力不在于多像,而是很多玩家对俄料的警惕性没有籽料那么高,自然就更容易中招了。
七、名为原生黄玉籽,实为和田黄沁籽!
无论黄玉还是红玉,都是和田玉的原生籽。玉色原本就在透闪石中,而不是后天侵染形成。即使再透的满沁,与原生料都有本质区别。
要说两者的共同点,那恐怕就是又少又贵,看不着也买不起了。
八、名为籽料满毛孔,实为喷砂野牛沟!
原本为籽料保驾护航的“满皮满毛孔”,自从有了喷砂技术之后,反而成为了仿籽造假的重灾区。
如果再遇上个肯下本的造假高手,拿出压箱底的野牛沟料先喷后染,最后再加上雕刻,真不知道几人能够分辨。
九、名为带款大师工,实为3D机雕件!
以前的机雕一目了然,死板单调过于对称,倒角细节也很不到位,即使是新玩家也能察觉异常。
现代机雕早已鸟枪换炮,构建于3D打印技术之上,无论线雕、圆雕、镂雕、透雕都能完美胜任。你说这么厉害的机器,干点正事它不香吗?
十、名为高古老玉器,实为现代做旧品!
如果和田玉的入门难度是本科,籽料是研究生,那古玉就是医科的博士后!
至于古玉的真伪鉴定,更是和田玉行业的一大难题。也难怪说新玉是半真半假,古玉就是九假一真了。